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高规格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信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市科技创新领域重大工作。在全国提出建设首个“未来人居科学城”,打造未来人居科技创新高地。
印发了“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涵盖科技金融、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等多个方面,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1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0.77,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居全省第2位,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及时修订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活力信阳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科技创新板块指标纳入信阳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权重高达19%,有效发挥了“指挥棒”作用。
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信阳高新区成功入列“国家队”,成为河南第8家国家级高新区;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进行总体布局,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高新技术企业数预计突破230家,增长60%;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4家,同比增长40%;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3亿元,居全省第7位;制定出台《信阳市科技贷款贴息实施细则》,对成功申请省“科技贷”并全额还本付息的科技型企业,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贷款贴息,企业实际融资贷款利息降低49%;积极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郑州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利用企业微信服务群等方式多次征集融资需求,累计争取省“科技贷”3.1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运营绩效评价,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
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更加精准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助力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成立。创新性支持产业发展,成功获批我市首家河南省风电装备及多能源耦合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集聚;万华禾香集团与吴义强院士及团队共同建立的河南省万华大家居产业院士工作站在我市揭牌成立,标志着信阳市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聚集高层次人才方面迈出了一大步;首家落户信阳的省级油茶绿色深加工中试基地,进一步链接创新链与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致力于实现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获批信阳市第1家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
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星创天地5家,推荐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家,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9家,启动市级中试基地建设工作。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加强基层科技力量,组建县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结合信阳实际,重点围绕企业技术骨干如何引进、科技项目如何改革、新型研发机构如何培育进行了探索,推动出台了科技创新综合配套相关政策。
推行“揭榜挂帅”等项目组织机制,调整优化计划体系,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的科研范式;开展财政科技经费“直通车”“包干制”改革,充分下放科研经费支配权限。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快
与苏州大学、北大深圳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进行科技合作;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3亿元,居全省第7位;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7项,获批数量位居全省第6位;围绕信阳市主导产业举办“科技成果发布暨技术对接会”近10场,167名专业人员获国家技术经纪人资格。成立中科院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信阳分中心,共同搭建科技成果落地、技术转移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台。
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强劲有力
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绿色建造等六大主导产业,争取、实施省、市级各类科技资金近45200余万元,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全市各县区和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技术服务全覆盖。选派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兼任技术副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科技副总”的工作经验得到省科技厅肯定。
组织562家企业进行了研发投入预算备案,备案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4%,预算总投入研发费用达25.39亿元,同比增长40%;275家企业申报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税额11.88亿元,加计扣除额同比增长86.21%。
总结出了“事前辅导、帮办代办”“免申即享”“无纸化申报”等工作经验,为市场主体提供全过程、一对一的“保姆式”式服务。